水彩的流動性讓孩子能夠盡情揮灑創意,色彩之間的融合與變化,也能激發他們對顏色的感受力與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兒童水彩畫並不需要高超的技巧與強烈的控制力,對正在發展手眼協調、觀察能力和專注力的孩子來說,反而是一個非常友善的創作起點。
現在越來越多的兒童藝術課程,也開始將水彩納入教學內容中,因為這不只是一種畫畫技巧,更是一種情緒表達、自我探索的方式。從簡單的潑灑與混色開始,到觀察生活中的花草與動物,再到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的作品,孩子可以在創作過程中獲得無比的成就感與自信。
本篇文章將帶你從水彩畫的6大發展好處、適合孩子的水彩材料選擇、親子共畫引導方式,到常見問題一次搞懂。無論你是已經開始陪孩子畫畫,還是還在猶豫要不要嘗試,這篇都會是你認識「兒童水彩畫」的最佳入門指南。
一、孩子為什麼要學水彩畫?6個水彩創作的發展好處
你知道嗎?兒童水彩畫的學習,不只是「畫出來」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改變。在孩子看似隨性的揮筆與塗抹背後,潛藏的是感官能力、情緒穩定、專注度、自信心等多面向的發展。以下是我們實際觀察到的6個關鍵好處,讓你重新認識水彩對孩子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美勞DIY】10個簡單、安全又好玩的幼兒簡易美勞點子,提升專注力與創造力!
■延伸閱讀|兒童畫畫越早學習越好?10個從小學習兒童美術的好處一次看!
1. 提升色彩感知與審美能力
水彩的透明感與暈染特性,是所有畫材中最能「訓練色彩敏銳度」的一種。當孩子開始接觸水彩,他們會注意到:紅色加水會變粉紅、黃色和藍色混合會變成綠色,甚至塗兩層藍色的透明感也會改變整體畫面氣氛。
這些色彩上的細微變化,培養了孩子對「顏色關係」的認識,也建立了初步的美感基礎。更重要的是,這不是硬塞進腦袋的知識,而是在創作過程中自然內化的視覺素養。
當孩子反覆練習水彩創作,他們會更敢嘗試配色、更懂得欣賞色彩,也更有能力運用色彩來呈現自己的感受,這對未來的審美與創意發展至關重要。
2. 訓練手眼協調與細節觀察力
兒童水彩創作看似自由、隨性,但其實每一筆、每一層顏色的塗抹,都是在訓練「精細動作」。孩子必須控制筆尖的角度、水量、力道,同時觀察畫面是否太濕、顏色是否混濁,這些過程都需要極大的手眼協調能力。而當孩子試著描繪一片葉子的紋理、一隻動物的外型時,他們開始進行更細膩的觀察與轉譯,進一步發展視覺專注力與形狀感知能力。
這不只是一種「畫畫技能」,而是與未來學習密切相關的視覺統整力與身體控制能力,對學寫字、學科表現乃至運動表現都有正向影響。
3. 情緒表達與內在探索的媒介
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語言的詞彙量還不夠豐富,要他們直接說出「我很生氣」「我很失落」並不容易。但透過畫畫,他們可以很自然地釋放內在的感受。
水彩的特性——色彩柔和、筆觸自由、流動性高——讓孩子有更多表達的空間,不受限於「畫得像不像」。當孩子用深藍色渲染整張畫紙、或用紅色瘋狂地刷來刷去,這些畫面往往就是情緒的出口。
長期從事兒童水彩教學的我們觀察到,很多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變得比較平靜、情緒更穩定,因為他們找到一種方式去整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抑或爆發。這種非語言的表達能力,正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關鍵。
4. 激發創意與想像力
水彩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它不會完全照你的意思走」。當顏料在紙上流動、暈開時,那些非預期的形狀、線條與顏色融合,反而啟動了孩子天生的想像力。
有的孩子看著一塊渲染痕跡說:「這是龍在天空裡飛」,另一個說:「看起來像水母在跳舞」。這些畫面就是想像力的源泉——從模糊與偶發中創造出獨特的故事。
兒童水彩畫不是要畫出完美寫實的作品,而是讓孩子習慣在「沒有標準答案」的創作過程中自由發揮。這種創造力,不只在藝術領域有價值,也會影響孩子面對問題時的靈活度與創新能力,讓他們更能自信地應對各種未知挑戰。
5. 培養耐心與專注力
水彩的創作節奏不像蠟筆或彩色筆那麼快,因為它需要等待:等待顏料乾、等待水分吸收、等待下一層色彩的塗疊。對於習慣快速刺激的現代孩子來說,這反而是一種難得的「慢生活訓練」。
很多原本坐不住的小朋友,在上過幾次水彩課後,會自然地進入專注狀態。他們會觀察顏料變化、等待顏色變乾,甚至開始自己調整節奏,不急著完成,只想把一幅畫畫得更好。
這種慢下來的過程,不只讓孩子更沉得住氣,也訓練他們在細節中找到成就感。這不只對藝術學習有幫助,更是建立學習習慣與自律能力的重要訓練。
6. 建立自信與成就感
最後,也是許多家長最在意的一點:水彩畫能不能讓孩子更有自信?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效果非常好。當孩子花了一段時間完成一幅作品,然後被老師稱讚、被爸媽掛在牆上、或帶去參加小型展覽,那份「我可以做到」的驕傲,會在心裡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
而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兒童水彩創作沒有對錯標準,每一張畫都是獨一無二的成果。孩子會從中學會欣賞自己,也會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創造出美麗的東西。這種創作上的成功經驗,能轉化為面對其他挑戰的勇氣,讓孩子在未來的路上更有底氣。
■延伸閱讀|兒童繪畫怎麼開始?兒童畫圖培養創意的5大步驟!(內含兒童繪畫比賽大全)
■延伸閱讀|兒童繪圖這樣玩最有效!5個繪圖本推薦+下載資源全攻略(家長必收)
二、兒童水彩畫要準備什麼?安全又實用的材料挑選建議
許多家長在幫孩子報名兒童水彩課程後,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我要準備什麼畫具?市面上這麼多品牌,該怎麼選?」其實水彩畫的材料不算多,但真正重要的是選擇「對孩子來說好上手、對家長來說好管理」的版本。選對材料,孩子畫得開心、學得扎實;選錯材料,可能一開始就打擊了孩子的創作興趣。
以下就從五大基礎用品出發,帶你詳細了解每一樣東西該怎麼選,才能讓孩子從第一筆就愛上水彩。
■延伸閱讀|【兒童油畫班推薦】孩子也能學油畫?5大好處與課程挑選指南一次看!
1. 兒童水彩顏料:選擇無毒、安全、易清洗的配方才安心
水彩畫的第一主角就是「顏料」,但不是任何水彩都適合孩子。尤其是3-8歲的小朋友,還在「感官探索期」,有些甚至會不自覺把手摸進嘴裡,因此安全性是首要考量,其次才是色彩表現力。
理想的兒童水彩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 無毒成分、無重金屬添加:選擇標示通過歐盟EN71或美國ASTM D-4236等安全檢驗認證的產品。
- 可水洗 Washable:即使不小心沾到衣物或皮膚,也能輕鬆清潔不留色。
- 色彩飽和但不過度濃烈:讓孩子容易辨識基本色彩,避免一混就變成「髒灰色」。
此外,建議初學的孩子可從12色基本款入門,不必一開始就買到36色、48色的大組合。太多顏色反而會造成選擇困難,也更容易在調色過程中失焦。
👉 常見品牌推薦:Crayola、Faber-Castell、Lyra、Prang 等,都有針對兒童設計的水彩系列,顏料配方溫和且價格實惠,適合家庭與教學使用。

2. 水彩紙:不是紙就能畫!選對磅數,畫面才不會爛掉
很多家長為了方便,會讓孩子在影印紙或筆記本上練習水彩,但這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一般紙張遇到水就容易起皺、滲色、撕裂,孩子畫沒兩下就「紙破、畫爛」,挫折感比成就感強上十倍。
真正適合兒童水彩創作的紙張,至少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 紙張磅數:選擇200磅(200gsm)以上的厚磅紙,才能承受多次塗水與疊色而不變形。
- 紙質選擇:中粗紋(Cold Press)最為萬用,兼顧細節與吸水性;太光滑會讓顏料滑走,太粗糙則較難描繪細部。
- 張數與使用方式:初學者可從撕頁式水彩本開始,不用怕浪費,一頁畫不好就換下一張,壓力小很多。
你也可以挑選「專為兒童設計的水彩練習本」,市面上不少品牌會標榜「兒童水彩紙」或「學生專用」,價格比專業水彩紙親民,卻已具備足夠的耐水性,非常適合入門使用。
3. 水彩畫筆:大小、毛質、握感,三大挑選關鍵一次掌握
別小看畫筆,一支好筆可以讓孩子「愛上畫畫」,一支差筆則可能讓孩子「懷疑自己不會畫」。對孩子來說,筆是畫畫的延伸手,也是他們與創作之間的第一條「觸感通道」。
那該怎麼選?請注意以下三個重點:
- 筆桿尺寸與握感:小小孩(3-6歲)手部肌肉尚未發展成熟,建議選擇加粗握柄的兒童專用畫筆,能更穩定地控制筆觸與力道。
- 筆頭大小多樣化:建議準備三支常用尺寸——大號平筆(畫背景)、中號圓筆(主要物件)、小號細筆(邊線與細節),能應付各種創作場景。
- 筆毛材質:以人造纖維(如尼龍)為主,吸水力穩定又不易變形,且方便清洗。天然動物毛筆雖柔軟,但保養難度高,較不適合兒童日常使用。
畫筆是最容易被忽略卻最需要精挑細選的工具,一次投資幾支好用又順手的筆,不只能提升創作品質,也能讓孩子畫得更順手、更有成就感。
4. 調色盤與水桶:別拿餐盤湊合!工具專用更能讓孩子專心
很多家長會用家裡的碗盤、杯子當水桶或調色盤,但這其實會讓孩子在創作時手忙腳亂,甚至因此降低學習動機。一個設計合理的調色盤與畫桶,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創作習慣,並提高操作效率。
調色盤建議:
- 多格設計:每個顏色分開放,避免混色混亂,也方便清潔。
- 白底材質:方便觀察顏色純度與透明度。
- 平底穩定:不易翻倒、便於操作。
水桶建議:
- 多槽式桶子:區分清水與筆洗水,讓畫面不會越畫越髒。
- 防傾倒設計或附蓋款:適合幼兒與空間小的使用場域,避免翻倒弄濕畫紙或桌面。
- 可摺疊式、附手把設計:如果要帶去畫畫教室或戶外課程使用,攜帶更方便。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工具,其實是在幫孩子打造一個有秩序感、安全感的創作環境,間接提升他們的學習專注度與自我整理能力。
5. 畫畫圍裙、防水墊與擦手毛巾:打造無壓創作空間的細節裝備
最後,別忘了替孩子打造一個「畫了也不怕髒」的空間。對孩子來說,畫畫應該是自由奔放、不需被提醒「小心一點」的時光。而對家長來說,降低清潔壓力,也才能真正放下心來陪孩子一起創作。
以下是我們建議的三個實用輔助工具:
- 畫畫圍裙/袖套:選擇長袖、寬鬆、可機洗的防水材質,讓孩子就算不小心畫到自己也不會緊張,反而更敢用力揮灑。
- 畫桌保護墊:可使用塑膠桌墊、厚紙板或舊報紙鋪在畫桌上,不僅保護桌面,也能建立孩子「開始畫畫→鋪好桌墊」的儀式感。
- 擦手毛巾/濕紙巾:讓孩子習慣畫畫過程中自己擦手擦筆,從中學會整理自己的創作空間,也減少顏料沾得整屋都是的狀況。
這些「非必需但非常重要」的工具,將會是你讓孩子持續愛畫畫的秘密武器。因為只要畫畫這件事對孩子來說是舒服、自由的,他們就會想一畫再畫,從而開啟真正的美感學習旅程。
三、孩子學水彩會不會太難?基礎技巧與分齡教學方式
很多家長會有疑問:「水彩畫那麼需要技巧、筆觸和控制力,孩子這麼小真的學得來嗎?」其實,水彩的技巧雖然豐富,但它的起點可以非常簡單,而且適合用『玩』的方式開始。只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安排適合的水彩活動,不僅不會太難,還能讓孩子樂在其中,越畫越有自信。
在兒童水彩教學現場,我們經常根據年齡層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以下是分齡建議與實用技巧,讓你更了解「什麼年紀該學什麼」、「該教到哪裡就好」。
3~5歲:以「感官探索」為主,畫得開心比畫得像更重要
這個階段的孩子多半還在語言與動作發展初期,對於手部肌肉控制和圖像結構還不成熟。與其強調技巧,不如讓他們透過水與顏料的混合過程,盡情享受顏色流動、碰撞與變化的樂趣。
建議活動方向:
- 手指塗抹水彩:用手直接接觸顏料,在紙上感受滑動與濕潤的觸感。
- 顏色混合遊戲:觀察紅色+藍色變成紫色等基本混色現象。
- 點點畫/線條探索:用棉花棒或圓頭畫筆在紙上點點畫畫、刷刷線條。
教學重點:不要要求孩子「畫得像」,而是觀察他們的色彩喜好、筆觸節奏,並用開放式語言鼓勵:「你為什麼想用這個顏色?」「你覺得這像什麼呢?」這能激發孩子的表達欲與想像力。

6~8歲:建立基本筆觸與構圖概念,從「自由玩」過渡到「有目標地畫」
孩子到了小學初階,開始能理解空間概念與圖像重現,也更能掌握工具的使用。這階段可以開始加入簡單的水彩技巧教學與創作主題,引導他們從「塗鴉階段」轉為「表達階段」。
建議活動方向:
- 濕畫法與乾畫法的認識:讓孩子比較「紙濕時上色 vs 紙乾時上色」的不同效果。
- 練習平塗、疊色:教他們如何把顏色平均地鋪滿、如何製造漸層或影子效果。
- 主題繪畫:例如畫一顆水果、一棵樹、一隻動物,開始有簡單的物象結構。
教學重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容易急著畫完,建議教他們「先觀察、再構圖、慢慢上色」。老師或家長可協助畫出基本輪廓,讓孩子練習填色、配色,強化「完成一幅畫」的能力。
9~12歲:可以進階進行分層上色與光影練習,畫出畫面層次感
這時期的孩子已能穩定控制筆觸,開始發展個人風格。若對水彩有興趣,可進一步引導他們掌握水的比例變化、顏色堆疊與透疊技法,進而畫出更具光影與立體感的作品。
建議活動方向:
- 分層上色練習:學會等待第一層乾後再畫第二層,避免混濁。
- 漸層技法/留白技巧:學會用水控制顏色濃淡與畫面節奏感。
- 寫生練習:嘗試臨摹靜物、風景或照片,並加入自己的詮釋與配色。
教學重點: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引導孩子欣賞不同畫風,建立自己的美學偏好,也可以參加比賽、展覽累積自信。老師可以從作品中協助他們發現強項,給予明確回饋與鼓勵,幫助孩子在藝術中找到自我價值。
💡小提醒:孩子水彩畫得不好,是技巧問題還是心理壓力?
許多家長會誤會「孩子畫不好=沒天分」,但實際上,很多孩子卡關的真正原因是——「太早被要求畫得像」、「太怕畫錯」。水彩是一種需要練習也需要情緒放鬆的媒材,孩子一旦覺得畫錯就會被批評,他們很容易就不想畫了。
因此,請記得:
- 初學階段不要過度糾正、不要比對作品好壞。
- 讚美孩子努力的過程,例如:「你剛剛觀察得好仔細」、「你混色混得很有趣!」
- 給他們一個願意錯、敢嘗試的創作空間,才是讓技巧自然成長的最好方式。
■延伸閱讀|兒童才藝班怎麼找?10大才藝課程推薦:價格、優點一次看!
四、親子共畫也OK!在家陪孩子畫水彩的3個引導技巧
你不需要是美術老師,也不用會畫素描、懂構圖,才能陪孩子一起畫水彩。對孩子來說,畫畫從來不只是「藝術訓練」,而是一段和爸爸媽媽共同創造記憶的時光。
許多孩子其實不是不喜歡畫畫,而是不知道從哪開始、怕畫不好被否定。而當家長願意放下手機、坐下來跟他們一起創作,不但能提升孩子的創作意願,更能建立深層的情感連結。
以下三個實用又溫柔的陪畫技巧,能讓你和孩子在家裡也能畫出滿滿成就感:
■延伸閱讀|20個親子遊戲推薦一次看!最適合小朋友玩的遊戲促進孩子學習發展!
■延伸閱讀|兒童教育不只是讀書!5個啟發式美術教學法,激發創造力與情緒力!

1. 不教畫法,改問問題:用對話代替指導,讓孩子自己想像畫面
很多家長一坐下就想「教」,但其實對孩子來說,最打擊創意的一句話就是「不是這樣畫的」。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其實更需要的是被理解與被傾聽,而不是被修正。
試著改用開放式提問,像是:
- 「你為什麼想用這個顏色?」
- 「你畫的這個角色,他在做什麼呢?」
- 「如果我們一起住在你畫的這座森林裡,你會當誰?」
這樣的對話能刺激孩子的想像與表達,也讓他們覺得「大人不是來挑錯的,而是一起參與我創作世界的人」。
如果孩子問你:「這樣畫對嗎?」你也可以說:「畫畫沒有對錯呀,這是你想像出來的世界!」這樣的回應,比任何技巧指導都更能保護孩子的創作熱情。
■延伸閱讀|兒童情緒管理怎麼做?5大方法幫助爸媽穩定兒童情緒、增進孩子情緒表達能力!
2. 從孩子的日常出發,降低創作門檻:畫他熟悉的生活,比畫課本題目有趣多了
別急著要孩子畫風景、畫靜物,不妨先從「今天早餐吃了什麼」「你最喜歡的玩具」「畫一張你的房間」這類與生活有關的題目開始,因為熟悉的東西最容易畫,也最容易講故事。
當孩子能從腦海中浮現畫面時,畫筆自然就會動起來,這不只是在練畫,也是在建構孩子「我能創造」的自信與內在敘事能力。
如果你們剛好出門玩過公園或看過卡通,也可以說:「那我們今天來畫你看到的那隻貓好了!」這種結合生活經驗的創作,不但讓孩子更願意投入,也讓親子之間有更多共通的話題。
3. 與其說好不好,不如說「你做了什麼」:建立具體成就感,而不是空泛鼓勵
大人最常說的讚美是:「好棒喔!」但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這句話很快會變得沒感覺,因為他們不確定到底哪裡棒。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具體的正向回饋,才能清楚知道自己做得好在哪裡。
試著換個說法:
- 「你剛剛把藍色漸層塗得很漂亮耶,顏色好乾淨!」
- 「你有沒有發現你這次沒有沾太多水,所以線條變清楚了?」
- 「我覺得你這次畫得比上次更有耐心,是因為你很想畫好這張對吧?」
這些具體描述,不但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進步,也會開始主動觀察與思考畫面的細節,進而培養美感與創作邏輯。
記住,真正的陪伴不是幫孩子畫好一幅畫,而是幫他們喜歡畫畫、願意一直畫下去。
五、常見Q&A:孩子學水彩的疑問大解密
在孩子學水彩畫的過程中,家長最常遇到的,不是「去哪裡上課」、「要不要報名才藝班」,而是許多看似小但實際會影響創作動力的問題——畫得太髒怎麼辦?孩子坐不住?顏色混成一團?這些困惑其實非常普遍,也是我們在教學現場最常被問到的。以下整理出5個最常見的兒童水彩Q&A,幫你一次解惑,讓孩子畫畫之路走得更順利、更開心!
Q1:孩子畫水彩總是弄得一團亂,該怎麼辦?
A:弄亂是正常現象,請先放下「整潔焦慮」,再從環境與流程做出引導。
對孩子來說,「髒」其實是他們在用力體驗這個媒材的過程。他們還在摸索「水要多少、顏色會怎麼跑」,混亂是探索的一部分。如果一開始就被嚴厲制止,很容易讓孩子對水彩產生壓力或排斥感。
✅ 建議做法:
- 在開始前鋪好防水桌墊與穿好圍裙,把「混亂區域」控制好,就不用邊畫邊生氣。
- 每次畫前教孩子準備好濕紙巾與擦筆布,建立基本清潔流程。
- 當孩子畫完後自己收拾,讓他練習為創作負責,也減輕你的後續壓力。
■延伸閱讀|兒童塗鴉很重要?8個顏色象限讓你讀懂孩子在想什麼!
Q2:孩子畫不到5分鐘就說「我不想畫了」,是沒興趣嗎?
A:不一定,可能是太難、沒有目標感,或題目不貼近孩子的生活。
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天生長,而是被「吸引」與「引導」出來的。如果題目太抽象(像是「畫一幅春天」)、工具太難控制、或者畫到一半沒有成就感,都可能讓孩子中途想放棄。
✅ 建議做法:
- 從孩子熟悉的主題下手,例如:「畫你最喜歡的食物」或「你今天最開心的事」。
- 陪著一起畫,而不是把他一個人丟在畫桌前。
- 給出具體的引導:「你只要畫三樣東西就可以完成喔!」降低壓力,提升達成感。
Q3:孩子的水彩畫顏色都混成咖啡色,怎麼辦?
A:這是混色順序與控制水量的問題,不是他不會畫,而是還沒學會技巧。
這是學水彩的常見「陣痛期」——孩子不知道怎麼分層塗色、也不了解顏色混合的原理,於是紅加藍加黃一路亂上,最後就變成「泥巴色」。
✅ 建議做法:
- 幫他準備乾淨的調色盤與多個水槽,教他每換一個顏色就清一次筆。
- 練習單一顏色漸層,例如從深藍到淺藍,培養他對顏色控制的敏感度。
- 做「顏色實驗表」:讓孩子自己試試看紅+藍會變什麼、黃+藍會變什麼,建立基礎色彩認知。
Q4:學水彩一定要上美術班嗎?可以在家自己學嗎?
A:可以在家學,但家長的陪伴與環境準備非常關鍵。
報名課程的好處是:有系統、有教材、有老師循序漸進帶著學。但如果你有時間願意陪孩子、也能提供正確的工具與鼓勵,在家畫水彩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 在家練習的建議:
- 從「週末水彩時光」開始,固定安排30分鐘的畫畫時間。
- 為孩子準備基本畫具與小作品展示牆,建立儀式感與成就感。
- 如果不知道該畫什麼,可以參考市售水彩練習書或線上親子繪畫影片教學。
Q5:水彩跟蠟筆、彩色筆比起來,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推薦從水彩開始?
A:水彩的自由度與「可修正性」較高,能激發創造力與自我探索。
很多家長習慣從蠟筆或彩色筆開始,但這兩種媒材較偏向「畫線條、填色」,強調控制力。而水彩的特性是流動、混色、層次變化,對孩子來說更像是『顏色的魔法遊戲』,也更能刺激他們的觀察力、感受力與創造力。
此外,水彩不像油畫需要揮發性溶劑,也不像粉彩那樣容易掉粉,只要選擇兒童專用的水彩顏料,安全性與清潔度都很高,非常適合家中創作。
每個孩子學水彩的路徑不同,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問題,但只要願意陪他們一起面對與調整,這些問題不但不會成為障礙,反而會成為成長的關鍵經驗。
六、大綠地有話要說|我們如何陪孩子畫出內心世界
在大綠地,我們始終相信:孩子的每一筆,不只是顏色,更是他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水彩不只是畫出「東西」,更是畫出「情緒」、「想法」與「故事」。在我們的兒童水彩課程裡,老師不會只教技法、不會要求畫得像、不會追求完美;我們在意的,是孩子是否願意打開心房、是否享受畫畫的過程、是否在每一張作品裡,看見自己的獨特觀點。
許多家長常說:「我家的孩子畫畫時都好安靜、好專注、好快樂。」這不是偶然,而是因為我們在課程設計中,以孩子的心理節奏為中心,搭配適齡分階的技巧引導,讓孩子自然地從感官探索、色彩遊戲、進入情感表達與結構創作的世界。
在大綠地,我們更注重「陪伴」而非「教導」:我們會問孩子:「你畫這張畫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我們會告訴家長:「你不需要懂畫畫,只要願意坐在他身邊,就是最棒的創作夥伴。」我們會為每一位孩子辦作品展,讓他們驕傲地說出自己的創作故事,也讓爸媽看見原來孩子的內心這麼豐富。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門不是只有技術、而是能讓孩子安心創作、快樂表達、漸漸建立自信的水彩課程——歡迎來大綠地,我們會用畫筆,陪孩子走進自己的內在世界,畫出屬於他的獨特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