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2歲到6歲之間的孩子,透過塗鴉建立自我概念、發展手眼協調,甚至能間接表達內心壓力與快樂。許多歐美教育體系甚至會設立「兒童塗鴉牆」讓孩子自由揮灑,就是希望孩子能在零壓力的環境中,自然發展創造力與情緒表達能力。
如果你曾經疑惑:「我是不是該讓孩子學畫畫?」「他畫的這些看不懂的圖到底代表什麼?」「孩子適合參加幼兒塗鴉課嗎?」那麼你來對地方了!
這篇文章將陪你一起深入認識兒童塗鴉的價值,解析兒童塗鴉為什麼這麼重要、給孩子塗鴉的5大理由、還有我們最受歡迎的「8個顏色象限」,幫你解讀孩子畫裡藏著的小祕密。
■延伸閱讀|兒童畫畫越早學習越好?10個從小學習兒童美術的好處一次看!
一、為什麼兒童塗鴉很重要?
你是否曾經看著孩子拿起蠟筆、彩筆,在紙上、牆上、甚至桌腳上恣意揮灑,畫出你看不懂的圖案?對大人來說,這可能只是「玩玩而已」,但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這一筆一畫的兒童塗鴉,正是一種語言,是他們與世界對話、表達情緒、發展思維的方式。
在2~6歲的黃金發展階段中,孩子尚未具備完整的語言能力,他們無法像成人一樣清楚說出「我生氣了」「我很快樂」,這時候,幼兒塗鴉就成了最直接、最真實的情緒出口。孩子可能會用紅色狂塗一大片,代表內心的焦躁;或是細細描繪太陽、花朵,傳遞一種安定與喜悅。這些顏色、圖像,都是孩子潛意識的呈現。對於父母和教育者來說,懂得觀察孩子的塗鴉,就是打開他們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除了情緒表達之外,兒童塗鴉還蘊含著以下幾個重要發展價值:
■延伸閱讀|兒童專注力該如何訓練?6個小朋友專注力不足解決方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1. 刺激大腦整合發展
塗鴉的過程同時啟動孩子的左腦(邏輯、空間感)與右腦(創意、感受),不但有助於語言與思考能力的提升,還能促進整體腦神經網絡的建立,是極有效的全腦活動。
2. 強化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
握筆、描繪、填色等行為,都需要眼睛與手部肌肉的協同運作。這些細微的動作訓練,對未來寫字、穿衣服、使用餐具等生活技能的發展至關重要。
3. 建立自我認同與成就感
每當孩子完成一幅畫作,不論是天馬行空還是色彩斑斕,他們都會產生一種「我做到了」的自信感。而這種正向情緒的累積,是人格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礎。
4. 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
沒有限制的塗鴉,是孩子練習自由思考與創意發想的場域。這不僅僅關乎藝術,更是未來問題解決能力的養成基礎。
■延伸閱讀|兒童黏土如何選?6個兒童黏土教學技巧,從種類到工具一次看!幼兒黏土教學推薦課程!
5. 提供心理紓壓的出口
有些孩子不善言語表達,卻能透過塗鴉釋放情緒、舒緩壓力。在國外的教育與心理治療場域中,塗鴉常被納入藝術治療的一部分,就是因為它對情緒調節具有正面幫助。
因此,許多學校與美術教育機構會特別設計兒童塗鴉牆,提供一個無壓力、不被批評的空間,讓孩子安心創作、盡情揮灑。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學習動機,更能讓孩子建立「我可以自由表達」的心理安全感。
在我們的教學現場中,許多參與幼兒塗鴉課的孩子,原本害羞、不太說話,但透過一堂堂有趣的塗鴉活動,逐漸展現自我、表達情緒,甚至與同儕建立連結。這樣的變化,是畫筆之外的最大價值。
總結來說,塗鴉絕不只是「小朋友在亂畫」,而是一種深具教育與情感意義的發展活動。當你願意給孩子一支筆、一面牆、一段自由揮灑的時間,你給的不是畫畫的機會,而是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兒童情緒管理怎麼做?5大方法幫助爸媽穩定兒童情緒、增進孩子情緒表達能力!
二、一定要給幼兒塗鴉的5個理由!
有些家長會問我們:「我的孩子才2歲,真的需要這麼早讓他塗鴉嗎?」事實上,從孩子能夠握筆開始,塗鴉就可以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比起制式的學習,幼兒塗鴉是一種既自由又深具發展意義的學習方式。以下這5個理由,會讓你重新認識「畫畫」對孩子的影響力:

1. 培養自我表達的能力
孩子在語言尚未成熟前,很難清楚說出「我難過」「我不想去上課」。但透過塗鴉,他們能用顏色與線條將情緒轉化成可視化的圖像。這是幼兒塗鴉最珍貴的地方——讓孩子有機會「被看見、被理解」,也鼓勵他們勇敢表達真實想法。
2. 啟動創造力與想像力
你曾經看過孩子畫出會飛的鯨魚、長了翅膀的貓咪嗎?塗鴉讓孩子在沒有對錯限制的世界裡盡情想像。這樣的創造力,在未來不論是藝術、科學還是問題解決能力上,都會成為重要的養分。兒童塗鴉的價值,不在畫得像不像,而在於畫得「開不開心」。
3. 建立成就感與自信
每當孩子完成一幅作品,無論大人看得懂與否,他們都會說「這是我畫的!」。這樣的歸屬感與成就感,會在孩子心中種下「我做得到」的自信種子。長期參與幼兒塗鴉課的孩子,在學習態度與情緒穩定上,往往表現得更為積極與獨立。
4. 強化專注力與耐心
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專注狀態」,尤其在塗色、構圖的過程裡,手眼協調與邏輯思考同步進行。這樣的練習,不僅幫助未來的書寫學習,也有助於靜心與情緒管理,是很多父母意想不到的收穫。
5. 創造親子陪伴的高品質時光
塗鴉不一定要在教室進行,很多家庭會在家裡打造一面兒童塗鴉牆,成為孩子專屬的創作天地。當爸媽願意陪著孩子一起畫、一起看畫,孩子會感受到「我的想法被重視」,親子關係也因此更緊密。這是一種既簡單又有溫度的情感連結方式。
三、8個顏色象限讓你讀懂孩子在想什麼!
你是否曾經注意過,孩子在畫畫時總是偏愛某些顏色?有的孩子喜歡紅色,筆觸大膽且強烈;有的孩子則總是用藍色,畫出寧靜而細膩的世界。事實上,兒童塗鴉並非隨意的塗抹,而是一種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每一種顏色,都是孩子心理狀態的投射。
根據《看懂孩子在想什麼!:100幅兒童繪畫的心理祕密》書中內容,我們可以發現顏色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也能反映出他們的性格、情緒狀態,甚至是潛在的心理需求。在許多幼兒塗鴉課與兒童塗鴉牆的應用中,顏色分析已成為觀察孩子內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接下來,我們將透過書中的「8個顏色象限」,帶你解析孩子最常使用的顏色背後,可能隱藏的心理訊息,讓你更懂你的孩子!
8個顏色象限解析:孩子的內心世界大解密
1. 紅色——熱情、衝動、主動性強
紅色象徵活力、熱情、行動力,是一種充滿刺激與能量的顏色。
✔ 孩子喜愛紅色,可能代表:
- 精力充沛,個性外向,喜歡表現自己。
- 充滿自信,敢於嘗試新事物。
- 情緒豐富,喜怒哀樂表現明顯。
✖ 當孩子過度使用紅色時,可能表示: - 容易衝動、缺乏耐心,情緒波動較大。
- 內心可能有不安或壓力,需要透過行動來發洩。
2. 橘色——創造力、想像力、樂觀
橘色代表愉悅、創意、社交能力,通常與積極、友善的個性有關。
✔ 孩子喜愛橘色,可能代表:
- 充滿想像力,創造力豐富。
- 喜歡與人互動,樂於分享自己的想法。
- 適應力強,能夠樂觀面對變化。
✖ 過度使用橘色,可能表示: - 孩子容易分心,做事較難專注。
- 可能過於活躍,缺乏內在穩定感。
3. 黃色——快樂、樂觀、渴望關注
黃色象徵陽光、希望、自信,是孩子世界裡最具正能量的顏色之一。
✔ 孩子喜愛黃色,可能代表:
- 個性開朗,樂於探索新事物。
- 具有幽默感,喜歡讓別人開心。
- 對於學習充滿好奇心,適應力強。
✖ 當孩子過度使用黃色時,可能表示: - 內心渴望關注,害怕被忽略。
- 有時過於樂觀,容易忽略細節或風險。

4. 綠色——理性、穩定、自我約束
綠色是一種平衡、穩定、和諧的顏色,通常與內心平靜與自律有關。
✔ 孩子喜愛綠色,可能代表:
- 性格溫和,理性而不衝動。
- 喜歡安定的環境,適應變化較慢。
- 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易情緒化。
✖ 過度使用綠色,可能表示: - 孩子可能過於壓抑情緒,不容易表達自己。
- 需要更多鼓勵,才能願意嘗試新事物。
5. 藍色——冷靜、內向、思考型人格
藍色象徵寧靜、思考、深度情感,是內向型孩子常見的顏色選擇。
✔ 孩子喜愛藍色,可能代表:
- 個性內向,喜歡安靜、深思熟慮。
- 情感豐富,容易與人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
- 具有較強的觀察力與專注力。
✖ 當孩子過度使用藍色時,可能表示: - 容易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較難與他人交流。
- 可能較敏感,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感到焦慮。
6. 紫色——浪漫、感性、藝術氣息
紫色代表神秘、夢幻、創造力,是藝術氣息濃厚的孩子喜愛的顏色。
✔ 孩子喜愛紫色,可能代表:
- 充滿藝術天分,想像力豐富。
- 內心細膩,情感敏感且容易受影響。
- 喜歡獨立思考,不易被外界干擾。
✖ 當孩子過度使用紫色時,可能表示: - 可能過於沉浸於幻想世界,難以面對現實。
- 容易因情緒波動影響日常生活。

7. 黑色——壓抑、焦慮、情緒封閉
黑色通常象徵壓抑、恐懼、不安,對孩子來說,它可能是一種內心壓力的表現。
✔ 孩子喜愛黑色,可能代表:
- 內心較有壓力,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
- 可能有較強的防禦心,不容易信任他人。
✖ 當孩子過度使用黑色時,可能表示: - 內心焦慮,需要更多的關心與陪伴。
- 可能正在經歷壓力大的環境變化。
8. 棕色——穩定、安全感、務實
棕色象徵安全、穩定、依賴,是尋求安全感的孩子會選擇的顏色。
✔ 孩子喜愛棕色,可能代表:
- 渴望穩定的環境,不喜歡變動。
- 喜歡規律的生活,有較強的責任感。
- 對家人或親密關係有較高的依賴度。
✖ 過度使用棕色,可能表示: - 孩子可能較為保守,較少主動探索新事物。
- 需要更多鼓勵,才能願意嘗試新挑戰。

如何透過顏色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
觀察孩子的顏色偏好是否突然改變,這可能反映情緒的變化。
鼓勵孩子自由選擇顏色,不要限制他們的創作,讓他們用畫畫表達內心。
透過對話了解孩子的情緒,例如:「你今天為什麼選擇這個顏色?」
透過孩子的塗鴉,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給予適當的引導與支持。
四、大綠地幼兒塗鴉課程推薦!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幼兒塗鴉不僅是一種藝術活動,更是幫助孩子表達情緒、發展手眼協調與激發創造力的關鍵環節。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幼兒塗鴉課,能夠為孩子提供適切的學習環境,讓他們透過畫筆探索世界。
在眾多兒童藝術課程中,大綠地藝術的「塗鴉美學班」,特別為1.8歲~3歲的幼兒量身打造,強調以「感官體驗」與「自由創作」為核心,讓孩子在開放的環境中發展手部肌肉、色彩認知與創意表達能力。
為什麼選擇大綠地的幼兒塗鴉課程?
1. 以兒童發展為核心,培養多元能力
大綠地的幼兒塗鴉課並非傳統的「學畫畫」,而是透過各種塗鴉方式,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發展:
✅ 手眼協調訓練:畫直線、曲線、隨機塗抹,促進手部精細動作發展。
✅ 情緒表達與感官探索:透過色彩與觸感,讓孩子學會用畫筆表達內心情緒。
✅ 創造力啟發:沒有框架與標準答案,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力。
2. 兒童友善空間,打造安心學習環境
孩子可以站著畫、坐著畫,甚至用雙手直接感受顏料的質地。這種無壓力、無限制的學習環境,能讓孩子更自在地探索與創作,發揮最大的學習潛能。
3. 使用多元媒材,感受藝術的無限可能
在大綠地的塗鴉課程中,孩子不只是使用蠟筆或彩筆,而是能夠接觸到各種媒材:
🎨 粉彩、水彩、手指畫顏料:讓孩子感受不同色彩與筆觸的變化。
🖌️ 拓印、拼貼、立體藝術:透過混合媒材,增強手部靈活度與創意表達力。
🌱 自然素材創作:結合葉子、花瓣等天然材料,讓孩子體驗不同質感的藝術創作。
適合參加的孩子類型
如果你的孩子符合以下特點,那麼大綠地的塗鴉美學班會是最適合的課程:
✔ 1.8~3歲的幼兒,正處於手部肌肉發展與感官探索期。
✔ 喜歡塗鴉,但不會拿筆或畫畫時容易分心的孩子。
✔ 對顏色與圖像有興趣,但家裡不方便讓孩子自由創作。
✔ 需要透過藝術活動幫助情緒表達,提升專注力與自信心的孩子。
兒童塗鴉是孩子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透過適合的幼兒塗鴉課,孩子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培養創造力、自信心與專注力。大綠地的塗鴉美學班,結合專業的課程設計、開放式的兒童塗鴉牆與多元媒材,讓孩子在藝術的世界裡快樂成長!
■延伸閱讀|原來畫畫不只是興趣!兒童藝術教育的5個好處一次看!

五、兒童塗鴉常見問題!
許多家長在孩子開始塗鴉時,常常會有各種疑問,例如:「孩子總是亂畫,這樣真的有幫助嗎?」、「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塗鴉?」、「家裡該準備哪些塗鴉工具?」在這一章,我們整理了家長最常詢問的問題,幫助你更了解兒童塗鴉的價值,以及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讓他們在塗鴉的過程中快樂成長!
Q1:孩子的塗鴉總是亂畫,這樣真的有學習效果嗎?
✔解答:是的!塗鴉並不是亂畫,而是孩子最早期的語言與表達方式。
孩子在2歲左右進入塗鴉期(Scribbling Stage),這時候的線條與圖案看起來毫無章法,但其實這是孩子探索世界、鍛鍊手部肌肉與手眼協調的過程。當孩子在紙上自由揮灑時,他們同時在發展以下能力:
- 感官發展:透過顏料、畫筆的觸感,感受不同材質的變化。
- 情緒表達:塗鴉是孩子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可觀察他們顏色選擇與筆觸強度。
- 創造力與想像力:透過自由繪畫,孩子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
✅建議: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立一個兒童塗鴉牆,讓孩子有一個專屬的創作空間,不用擔心弄髒牆壁,讓他們能夠無拘無束地創作!
Q2:孩子一直用同一種顏色畫畫,這代表什麼?
✔解答:孩子偏好某種顏色,可能與當下的情緒或個性特質有關。根據色彩心理學,每種顏色都代表不同的心理訊息,例如:
- 紅色:活力充沛、情緒激動、喜歡表現自己。
- 藍色:內向、冷靜、細膩,容易思考較多。
- 黃色:樂觀、陽光,喜歡吸引注意力。
- 黑色:可能有壓力、需要更多安全感。
✅建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顏色使用的變化,若長期只使用某一種顏色,可透過遊戲引導孩子嘗試其他顏色,例如:「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彩虹畫!」,幫助孩子擴展色彩認知。
Q3:該怎麼準備合適的塗鴉工具?
✔解答:兒童塗鴉的工具應該符合安全、好清洗、容易抓握的原則。建議家長準備以下幾種基本工具:
🔹 塗鴉畫紙:大尺寸的畫紙或可擦拭的白板,提供足夠的創作空間。
🔹 無毒蠟筆或水彩筆:選擇無毒、易清洗的塗鴉工具,避免孩子誤食或弄髒家具。
🔹 粉彩、手指畫顏料:適合小手塗抹,讓孩子透過觸覺感受不同的畫畫方式。
🔹 兒童塗鴉牆:可使用黑板漆、白板牆或大張畫紙,讓孩子自由發揮創意。
✅建議:家長可以輪流提供不同的畫畫工具,例如今天使用蠟筆,明天使用水彩,讓孩子體驗不同的創作方式,增加興趣與探索動力!
Q4:孩子不喜歡塗鴉,該怎麼辦?
✔解答:有些孩子天生對塗鴉興趣不大,這可能與個性、學習風格或環境有關,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創造力!如果孩子不喜歡拿筆畫畫,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調整塗鴉方式
- 改變畫畫工具: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蠟筆,試試手指畫、拼貼畫、噴畫等形式。
- 提供不同創作場景:有些孩子不喜歡在紙上畫畫,但可能會對兒童塗鴉牆或地板畫畫產生興趣。
- 增加故事情境:將畫畫與故事結合,例如:「我們來畫一座動物王國!」,讓孩子更有參與感。
✅讓孩子參加幼兒塗鴉課
專業的幼兒塗鴉課會透過遊戲引導孩子投入創作,幫助他們在無壓力的環境中培養興趣。如果孩子對塗鴉有排斥感,參加團體課程,透過與同齡孩子的互動,可能會提高參與度與興趣!
Q5:孩子畫的內容總是相同,這樣好嗎?
✔解答:如果孩子經常畫同樣的主題,例如一直畫房子、太陽或特定人物,這並不是壞事,而是代表他們正在建立認知與熟練度。然而,如果長期僅畫單一圖案,家長可以嘗試引導孩子拓展創作內容,例如:
✅用開放式問題引導
- 「你畫的這個房子裡住的是誰呢?」
- 「如果這個人物有一天變成超級英雄,他會長什麼樣子呢?」
- 「這棵樹的旁邊還可以放什麼?」
✅改變畫畫媒材
嘗試讓孩子使用不同媒材,如拼貼、拓印、立體創作等,幫助他們發掘表達方式。
兒童塗鴉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極具價值的活動,不僅能鍛鍊動手能力,更是他們探索世界與表達情緒的方式。家長只要提供適當的環境、適合的工具與自由創作的機會,孩子就能從塗鴉中獲得無限的樂趣與學習。

六、大綠地想說的話!
兒童塗鴉不僅僅是藝術活動,更是孩子探索世界、發展創造力、鍛鍊手眼協調和表達內心情感的過程。從最初的隨意塗鴉,到逐漸發展出形狀與具象圖案,每一筆線條、每一抹色彩,都是孩子心靈世界的映射。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兒童塗鴉的重要性,探討了幼兒塗鴉對孩子成長的五大關鍵影響,並透過8個顏色象限解析孩子畫中的心理訊息。最後,我們也介紹了大綠地幼兒塗鴉課程如何透過專業指導與友善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快樂學習。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在安心、無壓力的環境下自由揮灑創意,不妨考慮在家打造兒童塗鴉牆,或讓孩子參加系統化的幼兒塗鴉課,讓他們在遊戲與藝術中學習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只需要一支畫筆,他們就能畫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世界。讓我們一起支持孩子,陪伴他們用色彩探索無限可能吧!
